步步掌权(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)

1. 步步掌权,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?

一念忠臣,一念权臣,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,也不乏权臣,但是既是忠臣又是权臣的人物却并没有那么多,像霍光、诸葛亮、曹操、鳌拜都既是忠臣又是权臣。

西汉大司马大将军,博陆侯霍光

霍光,西汉冠军侯霍去病的弟弟,霍去病出征凯旋归来后就将年仅十多岁的霍光带在身边。霍去病去世后,霍光升任奉车都尉、光禄大夫等职位,侍奉在汉武帝左右,出入宫廷长达20多年,未曾犯错。成为汉武帝晚年最为信任的大臣之一。

后元二年(公元前87年),汉武帝临终之际指定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,与金日磾、上官桀、桑弘羊一同辅佐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。

霍光影视形象

昭帝时期,霍光与金日磾和上官桀逐渐结怨,成为政敌,后来金日磾和上官桀假节燕王旦的名义打算发动政变杀掉霍光,废黜昭帝。但是计划泄露,霍光族灭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,鄂邑长公主和燕王刘旦自杀。此后霍光成为朝政实际上的决策者。

此后,霍光得到昭帝的全面信任得以大权独揽,他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,使得汉朝的国力得以恢复,昭帝在位时期与后来的宣帝时期被称为“昭宣中兴”。

公元前74年,汉昭帝去世,年仅21岁。由于他没有儿子,所以霍光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帝,但是刘贺在位27天干了近千件荒唐事,所以霍光效法殷商伊尹,奏请上官太后,废了刘贺的皇帝之位。因此霍光与伊尹并称为“伊霍”。

废掉刘贺后霍光迎立身在民间的刘病已为帝,即汉宣帝刘询。汉宣帝即位之初,霍光表示归政于帝,但是宣帝没有接受,朝廷事务的决策仍先经过霍光过问再禀报皇帝。宣帝表面上表现得对霍光十分信任,但是内心十分忌惮,跟他同车时有“芒刺在背”之感。

汉宣帝刘询影视形象

宣帝即位后没有遵从群臣的建议立霍光之女霍成君为后,而是立自己在民间时的妻子许平君为后。霍光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反对,但是他的继室却不满,买通医生淳于衍毒死许皇后。许皇后死后,汉宣帝追究医生责任,淳于衍下狱受审,害怕而向霍光坦白了此事。霍光惊骇之余,想要追究显的责任,但最终还是碍于夫妻情分替她掩盖了过去。霍成君最终被立为皇后。

公元前68年,霍光去世,汉宣帝以皇帝级别的礼仪将霍光厚葬于茂陵。在他死后的两年,霍家谋反事情败露,霍光家族几乎被满门抄斩,长安城中有数千家人家也被牵连族灭。

霍光影视形象

霍光一家虽然被灭族,但是霍光墓并没有受到株连,依旧陪葬茂陵。前51年,汉宣帝画十一功臣图像于麒麟阁时,仍然以霍光为第一位,但是由于霍家的谋反,所以不名霍光全名,只尊称为“大司马、大将军、博陆候,姓霍氏”。此后,霍光一直为汉朝皇帝所尊奉祭祀。

霍光既是忠臣又是权臣,他一生是忠于汉室的,但是后来又成为权臣,他死后却被自己的家人所坑,导致家族被灭。

蜀汉丞相诸葛亮

诸葛亮,三国蜀汉丞相,年轻时曾在隆中隐居。27岁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而出山,之后便一路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,刘备去世后,将蜀汉及刘禅托付于诸葛亮并说道:“君才十倍曹丕,必能安国,终定大事。若嗣子可辅,辅之;如其不才,君可自取”。

刘禅继位后,蜀汉朝廷上的大小事务全部依赖于诸葛亮。诸葛亮前后五次北伐中原,皆因粮尽无功而返。蜀汉建兴十二年(234年)病逝于五丈原,享年54岁。

自出山之日起,诸葛亮一生都忠于蜀汉,刘禅继位后更是独揽蜀汉朝廷大权一直到他去世。为蜀汉政权做到了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”,所以诸葛亮虽是权臣,但更多的是忠臣。

诸葛亮

东汉末年权相曹操

东汉末年,天下大乱,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,对内消灭了袁绍、袁术、吕布、刘表、马超。韩遂等割据势力,对外降服了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等,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,与蜀汉、东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。

曹操在外征战的同时,对内扩大屯田、兴修水利、奖励农桑、重视手工业、安置流民、实行“租调制”,促进中原地区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。建安二十一年(公元216年),被册封为魏王,权利在诸王之上。

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220年)曹操病逝,其子曹丕继承魏王的一切,随即逼迫汉献帝禅位,追封曹操为皇帝。曹操终其一生都是汉臣,所以在这一点上他算是大汉的忠臣,但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以天子的名义发布一切政令,可谓是权臣中的翘楚。

曹操影视形象

清康熙朝辅政大臣鳌拜

说鳌拜时权臣应该比奸臣要合理一些。

鳌拜本是大清的忠臣,自皇太极时期,鳌拜便开始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。皇太极去世后,鳌拜与索尼等两黄旗大臣坚持拥立皇太极子嗣为帝,因此不惜带兵武力威胁多尔衮。在双方的妥协下,最终由6岁的顺治继承皇位。

顺治亲政后,感念鳌拜的忠心,对其极为重视,视他为心腹重臣,直接让他参与管理国家各类事务。顺治临死之前,遗命鳌拜与索尼、苏克萨哈、遏必隆三人共同为辅政大臣,一起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。

鳌拜影视形象

成为辅政大臣后,鳌拜的野心逐渐变得大了起来,由于军功大、资格老,鳌拜渐渐地走上了专权的道路。康熙亲政时鳌拜仍然不愿归政于康熙,所以康熙开始准备铲除鳌拜集团。

康熙八年,康熙利用训练的布库们将鳌拜一举抓获,问罪下狱,鳌拜被下狱,其党羽或被杀或革职。

小结:

一念忠臣,一念权臣,当一个人的权利越来越大的时候,他就更容易走上权臣的道路。忠臣,权臣也就在一念之间。

步步掌权(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既是忠臣又是权臣)

2. 赵恒对刘娥一见钟情?

因为刘娥美艳呀,赵恒一见刘娥便被迷得神魂颠倒,就算刘娥嫁过人,他都不在乎,还大方地让刘娥的丈夫做自己的贴身随从。

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娥和赵恒的那段过往。

一、出身贫贱刘娥是个地道的四川妹子,四川多美女,刘娥就是个典型的四川美女,从小就是美人坯子。

可惜这样一个美女偏偏生在了穷人家。她的爹爹很早就过世了,从小寄居在姥姥家。

姥姥家也穷,所以刘娥挺小的时候,就去学唱曲儿、跳舞,然后在街头卖艺。

为了减轻姥姥家的负担,刘娥13岁时就嫁给了一个叫龚美的银匠。

二、进京然而刘娥结了婚,生活还是没起色。

宋朝开国之初,四川这片儿还在后蜀政权的掌控之下,后来大宋灭了后蜀政权,但是当地依然兵乱不断,老百姓的日子很糟心。

龚美是给人打银首饰赚钱的,可这种民生凋敝的大环境,老百姓有饭吃就不错了,哪还有闲钱打首饰,所以他们小两口的日子相当艰难。

俩人一商量,人挪活,树挪死,不如拿上吃饭的家伙,去外地转转,这一年是公元965年。

俩人漫无目的地出发了,每到一处,两人就短暂停留,龚美给人打首饰,刘娥则拾起老本行,当街打鼓唱曲儿。刘娥年轻漂亮,歌喉动人,总能引来不少观众。

后来经一高人指点,说刘娥又漂亮又有才艺,你们不如去京城啊,京城繁华富庶,机会也多。

小两口一听,有道理啊。

其实这就像咱们现代人,去北上广打拼是一个道理。

三、被卖遇皇子北宋的京城是开封。

然而到了开封,小两口大失所望。

京城繁华百姓富裕,赚钱机会是多,可竞争也相当激烈,各行各业的能人辈出。无论是刘娥卖艺,还是龚美打首饰,生意都不是很好。

更惨的是,京城的消费水平还高,没多久俩人竟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

无奈之下,俩人想到一条出路,不如让刘娥去富贵人家做伎妾,

说白了就是把刘娥卖了。

北宋时,上层社会流行蓄养小妾。

这个“小妾”是个统称,实际上当时的小妾分几种,有一种是用来传宗接代的;还有一种是擅长才艺的,专门在府里表演歌舞,供主人或者客人享乐的。

刘娥要去做的,便是后一种“妾”。

若是刘娥到了达官贵人府上做伎妾,俩人的困境就解了,一是龚美拿了卖身钱有了活路,二是刘娥也有了归宿。

凑巧的是,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,刚好住在开封的韩王,想要买一个聪慧有才艺的蜀女。

这个韩王,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。

他当时只有16岁,还没结婚,正是对女人充满好奇和向往的年纪。而且他当时从皇宫搬出来开府不久,个人行为也自由多了。

那为啥赵恒要点名要蜀女呢?

自从隋唐以来,蜀地出了不少才貌双全的著名女子,比如杨贵妃、花蕊夫人、薛涛,当时流传着“蜀出才妇”的说法。

赵恒也是久闻蜀女美名,梦想着自己也踅摸一个绝色蜀女,近距离接触接触,感受一下。

而赵恒的手下张旻,机缘巧合之下就物色到了刘娥这个待卖的美女。

16岁的赵恒一见15岁的刘娥,真是惊为天人。刘娥虽然出自下层民间,却是天姿国色,风姿绰约,而且还有一身才艺。

两人很快打得火热。

四、韬光养晦13年别看刘娥年纪小,她本来就很聪明,再加上从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,心智很成熟。揣摩人心、人情世故那一套更是老练。

而赵恒,本来就被她的美貌和才艺迷得七荤八素了,刘娥再使用一下小手腕,很快,赵恒的一颗心就被她给俘获了。

满府的女人,赵恒全都不看在眼里了,满心满眼,就只有刘娥一个。

两个人如胶似漆,赵恒除了工作以外,其他时间都和刘娥腻在一起,大肆进行生命大和谐。

但我们想一想,青春年少的小伙子,要是没个节制,身体还能有好儿吗?

时间一久,赵恒变得脸色蜡黄、身体消瘦,精神萎靡。更糟糕的是,赵恒这副身体透支的样子,让他爹宋太宗发现了。

这里奇韵插一句,这个赵恒的亲妈在他9岁的时候就过世了,像生活起居这种事都是乳母刘氏照顾,因为没了亲妈,他爹宋太宗也就特别留意孩子的身体。

宋太宗就找来乳母刘氏询问:“我家老三这阵子在家都干什么呢?脸色咋这么差呢?你这是怎么照顾的?”

乳母刘氏一听,心里乐得直欢呼。

为啥呢?

她早就看刘娥不顺眼了,一个出身低贱的乐女,竟然把皇子迷得神魂颠倒,不干正事,那哪成啊。但她只是乳母,并不是家长,想管还管不了,这下亲爹过问,机会可算来了。

于是,乳母在宋太宗面前,添油加醋地讲了一番,刘娥是多么地狐媚,怎样迷惑三皇子,都要把一个健康少年给祸害完了。

宋太宗大怒,立刻下令,把刘娥这个害人精给赶走。

亲爹宋太宗下令了,赵恒就算再不愿意,也只能听话照做。

但是他心里又实在是爱刘娥,舍不下,于是赵恒使了个小手段。

赵恒表面赶走了刘娥,暗地里把她安排进了手下张旻的家里。

从此之后,赵恒就悄悄去张旻家里和刘娥私会。

但,私会毕竟不如住在一起方便,俩人相处的机会少了很多,刘娥更多的时候是独守空闺。

要是换了别人,长年过这样的日子,很可能会被煎熬、压抑、迷茫的负面情绪压垮,早晚会成为一个怨妇,可刘娥却一直沉得住气。

张旻家里有很多藏书,刘娥便趁机读起书来。

寒来暑往,刘娥被藏在张旻家里13年,便读了13年的书。

13年里,她读了数不清的经史子集,竟然从一个街头卖艺的小姑娘,脱胎换骨成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成熟女人。

五、入宫公元997年,宋太宗驾崩,赵恒继位,刘娥的春天终于来了。

已经28岁的刘娥被接进宫,成了赵恒的后宫女人。

在古代,28岁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是非常大龄了,结婚早的,恐怕都要当奶奶了。

可人家刘娥,28岁依然风采依旧,魅力非凡,赵恒依然把她视若珍宝。

俩人憋了13年了,这下可算是能名正言顺地在一起了,赵恒太兴奋了,立刻下诏要把她封为贵妃。

结果宰相以不合规制为由,站出来坚决反对。

宰相们的反对,其实也能理解。

后宫里的女人,除了皇后,都是从低位做起,慢慢晋升的,你刘娥凭什么一步登天,坏了规矩。

更何况,你刘娥还是个出身不光彩的卑贱女子,能进宫已经算是走了大运。

刘娥见状,没有去纠缠赵恒,反而是摆出一副识大体的样子,不要求位份。

就这样,刘娥成了一个没有任何位份品级的后宫女人,被尴尬地叫做“后宫刘氏”。

直到7年后,刘娥才被封为四品美人。

刘娥在后宫非常会做人,即使自己一直是赵恒的心尖尖,也从不恃宠而骄,她一直对皇后还有其他妃嫔礼让有加,谦卑谨慎,所以人缘和口碑都不错。

六、借腹生子刘娥40岁这一年,从四品美人升到了正二品修仪。

此时的刘娥虽然年龄大了,但在赵恒心中的地位依然很稳。既然已经升到了修仪,何不再努努力呢?刘娥的野心在膨胀。

当时,郭皇后已经病逝两年了,皇后宝座空悬。

而且,当时赵恒膝下没有一个活下来的皇子。

说起来,赵恒这一支也是惨,郭皇后还有其他嫔妃一共给他生了5个儿子,可是全都没能顺利活下来。

刘娥心里很清楚,自己要是能生下个健康的儿子,未来升皇后的希望就相当大。

可问题是,她嫁过两任丈夫,一儿半女都没生下过,也就说明,很有可能,她是不能生的。

不过人家刘娥是谁呀,这点困难是挡不住她拼搏的心的。

于是,刘娥在自己宫里物色了一个长相讨喜,又性格软弱好拿捏的宫女,姓李。

她安排李氏和赵恒春宵几度,果然顺利怀孕,还生下一个皇子,这孩子便是赵祯。

刘娥把孩子抱过来对外说是自己生的。

至于赵恒,自然是清楚整件事的,他也希望自己最爱的女人,名下能有个儿子傍身。

李宫女则被封为县君,搬到别院默默生活。

七、登上后位1012年,凭着贵子傍身的荣耀,刘娥被封了一品德妃。

当时,放眼整个皇宫,也就只有赵祯这一个皇子,宋真宗赵恒别提多喜欢了,已经打定主意要立刘娥为后。

赵恒封了刘娥“德妃’的封号之后,就经常有意无意地当众提起,刘娥就是未来的皇后。

可没想到,很多朝臣站出来强烈反对,理由还是刘娥出身卑贱。

当时后宫里有个沈才人,爷爷是宰相沈义伦,出身尊贵,且有深厚的政治背景。

朝中大臣分了两派,一派支持刘娥当皇后,另一派则支持让沈才人当皇后。

刘娥此时显出了政治智慧,她首先搞定了赵恒,让赵恒毫不动摇立她为后的决心。

接下来刘娥和赵恒齐心协力,去有意拉拢那些支持刘娥的大臣们。

那些墙头草,见皇帝在拉拢支持刘娥的大臣,便也表示支持刘娥。

渐渐地,支持刘娥为后的呼声越来越大,反对派越来越弱,刘娥终于如愿以偿当了皇后。

不久之后,刘娥的儿子赵祯则被立为皇太子。

帝王的宠爱,皇后宝座,太子儿子,全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。

一时间,刘娥成了皇宫里最荣耀、最幸福的女人。

八、爱情落幕然而这般美满的生活只持续了十余年。

公元1022年,54岁的宋真宗赵恒过世,53岁的刘娥失去了爱人。

至此,刘娥和赵恒这段长达38年的旷世爱情落下帷幕。

但同时,刘娥的精彩政治生涯也开启了。

九、无冕女皇赵恒过世,太子赵祯继位,皇后刘娥顺理成章成了皇太后。

但此时赵祯只有11岁,还是个孩子,怎么可能独立执政呢?宋真宗病重时,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,他留下话,自己死后,让刘娥来处理政务,直到小皇帝成年。

从此之后,刘娥正式登上了大宋的政治舞台。

那么你可能要问了,宋真宗赵恒是愚昧么?难不成是被刘娥迷得失了心智?怎么就放心把国家政务交给一个妇人呢?

你要是这样想可就太小看赵恒,也太小看刘娥了。

刘娥虽然出身卑微,也没有经历过正式教育,但是这个女子很不寻常。

她被赵恒金屋藏娇的13年,孜孜不倦地读书学习,自学了很多经史子集,等到赵恒继位接她进宫时,她已经成了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女人。

更励志的是,入宫后,刘娥也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。

她特意留意各种朝廷事务,很快便了解了朝堂上的事,赵恒闲来和她聊天,聊到国事,她都能顺畅地回应。

有时候,赵恒遇到烦心事儿,刘娥竟然可以三言两语抓住重点,想出好点子。

赵恒见她在政务上有才智,便越来越多地和她讨论朝政,后来竟然亲自教她批阅奏章,处理政务。

说起来,这个赵恒对刘娥那可真是十二分的信任,一点都不忌惮她。

更夸张的是,在1008到1016这9年间,因为朝廷祭祀和修建大型宫观的事务很多,赵恒作为皇帝得经常出差,忙得不行,他干脆把批阅奏章的活儿完全交给了刘娥。

刘娥呢,也真是争气,总能出色完成任务。

所以刘娥当皇太后的时候,她已经有了20多年的政治经验,拥有多年独立执政的能力。

赵恒临死把实权交给刘娥是相当放心的。

赵恒死后,刘娥作为皇太后,以垂帘听政的形式,陪同小皇帝一起上朝,成为了大宋的实际掌权者。

刘娥垂帘听政11年,可以说是功绩斐然,超过北宋很多正儿八经的皇帝。

先是不声不响地除掉了号称北宋“五鬼”之一的大奸臣丁谓。丁谓是宋初老臣,树大根深,自从宋真宗过世后,根本不把刘娥母子看在眼里,飞扬跋扈,祸乱朝纲,勾结宫里的大太监,无法无天。

刘娥故意装成不敢针对他的样子,丁谓越发肆无忌惮。

等到丁谓负责的皇陵工程出了严重问题,刘娥以迅雷之势,对丁谓问罪革职,一夜之间灭了奸臣。

刘娥垂帘听政期间,还用智谋解决了北宋盛行的党争之风,使朝廷得以安稳。在选拔人才上,刘娥充分吸取历史教训,绝不任人唯亲,而是任人唯贤。她甚至把百官公卿的亲族关系网,制作成一份名单,挂在自己的卧室。只要有官员举荐人才,她先看看是否是官员的亲族,如果是的话,必须是具有真才实学才可以入选。

所以她执政时期,很多有才学的人得以被重用。

经济上,刘娥敢于改革创新,发行了交子,也就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,有了交子的流通,国家经济发展迅速。在刘娥的治理下,北宋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
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市井百姓,对刘娥全都是真心拥护。

十、生荣死哀1033年,65岁的皇太后刘娥病逝,结束了这曲折离奇却又精彩绝伦的一生。

儿子宋仁宗率群臣将刘娥下葬,谥号“章献明肃”皇后。

要知道,历代皇后的谥号只有两个字,刘娥的四字谥号是史上首创。从此之后,临朝称制过的皇太后,均享有四字谥号。

后世史学家,把刘娥与吕后、武则天,并称为“三大女主”,并赞美刘娥“有吕武之才,无吕武之恶”。

刘娥掌权,却不乱政,在死后还留下美名,这实属难得。

那么,问题说回来,赵恒为什么对刘娥一见钟情?

原因就是刘娥长得太美了,人美,而且歌舞技艺精妙。

一个年轻美艳的女子出现在眼前,16岁的赵恒怎能抵挡得住呢?

但容貌和才艺,也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。

刘娥能赢得赵恒的真心,获得长达38年的真情不变,离不开另外两个必要条件。一是她高智商高情商;二是她眼界高,格局大,善于思考,始终追求进步,能跟得上赵恒的脚步。

依靠美貌和才艺,她成功走到了赵恒的身边,获得了宝贵的机会;凭借高智商高情商,她迅速俘获了赵恒的心,获得了一个男人的爱;而不断学习、努力跟上赵恒的脚步,这使她拥有了其他嫔妃缺乏的政治才能,成为宋真宗生命中不可取代的女人。拥有美貌和才艺的女子并不少,但美貌的保质期很短。这些女子如果没有其他长处,等到容颜老去之时,往往也就是失宠失势之时。

幸运的前夫哥最后交代一下刘娥的第一任丈夫,银匠龚美的结局。

龚美走投无路卖妻,按照咱们惯常的思维来看,穷到卖媳妇的男人,钱花完了肯定还是死路一条,结果人家龚美真是走了狗屎运。

赵恒得了刘娥之后,欣喜之下,竟然把龚美也聘到府里,做了自己的随从。

人家赵恒心眼儿也是够大的,竟然不忌惮龚美和刘娥之前的关系。

后来赵恒当皇帝,接刘娥进宫,赵恒为了给刘娥抬高出身,还给她家里人伪造了假身份,爷爷成了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将军,父亲成了一个小指挥使。

再后来刘娥的位份升上去了,但是她苦于自己是孤女,没有娘家人在世。赵恒和刘娥一商量,给龚美改名刘美,对外说是刘娥的哥哥,并且给了他好些封赏。

就这样,小银匠龚美糊里糊涂就成了皇亲国戚。

其实,龚美自从赵恒当了皇帝后,就被封了官职,成了皇帝的亲信大臣,并且不断被提拔,到最后升到了武胜军节度观察留后(三品)。

后来龚美一直活到60岁,他过世的时候,还被追封了太尉和昭德军节度使。

“龚美以锻银为业,纳邻倡妇刘氏为妻,善播鼗。既而家贫,复售之 。张耆时为襄王宫指使,言于王,得召入宫,大有宠。”——司马光《涑水记闻•卷六》

3. 为何汉唐能吊打游牧民族?

环顾中国历史,北方游牧民族总是中原王朝的悬顶之剑:春天到了,马儿肥了,单于铁骑南下了。

对付嗜血牛蝇一般的游牧民族,农耕民族怎么办?

秦朝是筑长城。汉唐两代,中原王朝选择了硬碰硬的反击。

图:骑兵对骑兵才是王道

冷兵器时代,没有强大的骑兵集团,反击无从谈起。汉唐两代军力鼎盛,汉朝大破匈奴,唐朝屡克突厥,开疆拓壌,靠的就是强大的骑兵集团,更确切的说,靠的是强大的马政!

只有大量优良的马匹,才是建立强大骑兵的物质基础。

一、

早在楚汉战争期间,北方的匈奴单于冒顿,已发展到“控弦之士三十万”,庞大的骑兵随时可以南侵到山西一带,对中原王朝构成极大的威胁。

图:来去如风、剽悍善战的匈奴骑兵

汉初由于长年战争,经济凋敝,一匹马价值百金,连皇帝出行都配不齐四匹同样毛色的马来驾车。但开国皇帝刘邦不信邪,亲率三十万步兵为主的军队反击匈奴,结果被匈奴四十万骑兵围困在白登山,差点被俘虏。

图:白登山之围(油画作品)

此后的汉朝皇帝,只好忍气吞声,用“和亲”加以笼络游牧民族,含泪送出了一个个公主。终于到了“文景之治”后,经济繁荣,马政得到飞跃发展。景帝时期,国家建立了三十六所大规模的养马苑,由官奴三万人,饲养了三十万匹官马。

图:汉画里的马政

民间养马也受到鼓励,晁错提出“马复令”规定:养马一匹,可以免除三人的兵役。当时的社会风气,《资治通鉴》上记载:街巷有马,阡陌成群。聚会的时候,骑母马的人,甚至被人看不起。

到了汉武帝时,厩马已经达到40万匹。大汉帝国,开始反击了!

汉武帝建立起几十万骑兵集团,通过持续不断的主动出击,把匈奴人一举驱逐到漠北荒无人烟之地。卫青霍去病固然是名将,但最大的功臣其实是后勤,是马政官,是马!

图:汉武帝时期的骑兵集团北击匈奴

汉匈百年战争,数万乃至数十万的骑兵集团交锋结果,以匈奴被打的四分五裂告终。

国力远逊的匈奴,在中原王朝几十年连续打击下,后果几乎是毁灭性的,难怪匈奴人发出“失我祁连山,使我六畜不蕃息;失我燕支山,使我妇女无颜色”的哀鸣。

二、

时光流转到唐朝,农耕民族开始第二次强大的反击。

隋末唐初,东、西突厥崛起,北方形成割据的乱局。

图:突厥骑兵复原图

解开这个乱局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精锐骑兵。

唐太宗李世民对于骑兵的理解,历朝历代的君王很少比得上。他自己就擅长骑射,作战时亲率“皂衣玄甲”的精锐骑兵,冲锋陷阵。

唐朝大军出征时的步骑配比,为三比一,这是非常黄金的比例,进可攻退可守。名将李靖,屡次大破突厥和吐谷浑大军,擒获颉利可汗,都是依靠精锐骑兵的迂回、长途突袭。

图:影视剧里的东突厥颉利可汗

唐朝皇帝对马政非常重视,唐朝开国时只有突厥马二千匹、隋马三千匹,但是唐太宗非常重视马政,在陇西设立了监牧,由太仆少卿张万岁负责,四十年后,牧场的马匹多达七十万匹!到了天宝年间,各军马动以万计,每到征用战马时,只选最壮的马。

图:强盛的牧场

《新唐书·兵志》载:“秦汉以来,唐马最盛。天子又锐志武事,遂弱西北蕃。”

有最盛的唐马,最锋利的唐刀,才有了最威震遐迩的大唐帝国。

三、

提到宋朝,我们都已知道它的经济实力之强盛,人口之多,甚至超越汉唐,但为什么屡屡被游牧民族吊打?连首都都被攻下,两个皇帝都被掳走?

这里不谈宋朝重文轻武、对外求和对内镇压的国策,只说军事。

大形势上,由于后晋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,北方藩篱尽失,北国骑兵旦夕之间可饮马黄河,这就是终两宋之世最大的威胁。

如果不能收复燕云,中原王朝就只能被动挨打。

但军事上,宋朝面临一个天然缺陷:中国两大优质良马产地——西北河套一带和东北蓟北一带,分别被西夏和契丹占据。

图:《东丹王出行图》局部,契丹马矫健丰肥

宋太祖赵匡胤、太宗赵匡义都是戎马出身,当然知道骑兵的厉害,所以他们咬牙也要组织骑兵,被迫用大量金帛向吐蕃、回纥等民族和民间搜罗马匹,北宋初期还曾开辟登州海道向女真人高价买马。经过苦心经营,太宗时有军马17万匹,真宗时诸路军有马20万匹。

《宋史·兵志》记载,朝廷每年都要向各处买马一万匹以上,但即使这样,还是与汉唐差距很远。到了后来,当权者不重视,牧场被侵占荒废,马政每况日下。

因为缺马,宋朝的马军队伍里实际有马骑的,十人中只有一二人,比如河北骑兵部队,能挽弓一石的人才有马骑,其他则改作步弩手或者枪刀手。

图:宋朝武士复原图

而到了南宋,由于丧失了陕西,马匹产地更紧缺,朝廷设在郢、鄂州之间的牧监,有牝、牡马千余匹,十余年间才生驹30匹,又无法军用,只能向西南少数民族买马。当时著名的“中兴四将”之一的刘光世,五万二千三百一十二的军队中,只有三千一十九匹马。

无奈,宋朝的军队只有走“以步制骑”的路子,但谈何容易,说白了就是靠人多,维持一个均势。比如西夏,人口只有陕西的四分之一,宋朝却举全国之力也无法使夏国畏服,什么原因?

与西夏人打过仗的范仲淹一语道破:宋军虽然布置有三十万部队,但都在守城寨,能机动的兵力只有区区两万!

反过来,西夏仗着骑兵的强大机动性,虽然骑兵只有不到十万,但总能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,各个击破宋军。

小小的西夏尚且如此,强大的辽、金、蒙古更别提了,当时的辽金骑兵,作战时每人都有两三匹马换乘。

图:金国骑兵复原图

南宋名将吴璘就说过著名的一句话:金军有四长,曰骑兵,曰坚忍,曰重甲,曰弓矢。

四、

更为可叹的是,当时的宋朝朝廷,很多人不认为骑兵重要,连范仲淹这样的宿将也说“自古骑兵未必有利”。写《梦溪笔谈》的大臣沈括也认为:“契丹,马所生,民习骑射,我国则利强弩,不能舍我之长技,勉强其所不能。”

说到底,他们的共同观点,是认为建设骑兵耗费巨大,作战思想还停留在强弩犄角、屯田久守的保守套路。

岳飞为什么被后世誉为军神?为什么金国最忌惮岳飞,说出“撼山易,撼岳家军难”?

图:影视剧里的岳飞

因为岳飞是第一个在野战中骑兵对骑兵打败了金人!岳飞多年征战,组建了强悍的骑兵部队,光是背嵬军的骑兵就有八千,著名的郾城大捷,就是背嵬和游奕马军的功劳。

图:岳家军辉煌一战郾城大捷

汉唐的外战史早已证明,对待游牧民族,就要有“以骑制骑”的进取精神,凭借中原王朝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优秀的战略战术,只要组织起经过正规严格训练的骑兵集团,对付游牧民族“逐利如鸟隼,困败如云散”的骑兵,完全可以战而胜之。

就个体的战斗力而言,马上长大的游牧士兵更骁勇,但战术和纪律性较差,而经过训练能在战斗中严格保持队形、协同作战的汉族骑兵,集团作战能力更胜一筹。

图:正规训练的汉族骑兵,战斗力丝毫不弱

拿破仑曾经说过:两个马木留克骑兵(埃及强悍的游牧骑兵)可以战胜三个法国兵,一百个马木留克兵和一百个法国兵势均力敌,一千个马木留克兵则绝对打不过一千个法国兵!

五、

明朝建立,统治中国百年的蒙古人被逐到了漠北。但朱元璋留给子孙的遗憾是,北伐战争没有彻底将蒙古残留部队打垮,终于给他们死灰复燃。

图:土木堡之变,明朝皇帝都给瓦剌骑兵捉了去

有明一代,“北虏”始终是最大威胁,朱元璋、朱棣父子很积极,一直在主动进攻,天子守国门。但英宗之后,明朝就彻底变成消极防御,靠老百姓繁重的“边饷”蓄养的重兵,虽囤积九边而无法进取一寸土地,终于国力耗尽,让满清的铁蹄踏进了长城。

图:女真人的骑射,最终瓦解了明朝

从军事角度看,明朝的败因就是始终没能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集团,一劳永逸地打垮北方游牧民族。

明军骑兵的衰败,源于马政的衰败。

《明史·兵志》记载:按明世马政,法久弊丛,其始盛终衰之故,大率由草场兴废。

朱元璋虽然很重视马政,建国之初在全国设立了大量牧场,并在洪武二十八年榜示:“江南十一户,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。”

图:《出警入跸图》局部,明代骑兵威仪虽好,数量太少

但马政是个非常繁杂难见功劳的活,官员很容易懈怠渎职。加上明朝的权贵大臣、地方藩王,为了多占庄园田地,纷纷侵占牧场,导致牧场日趋减少,负责养马的军人生活难以为继。到了嘉靖年间,许多牧场甚至经营不下去面临废除,每到征战,只能靠买马才能供应军队。

而军事上,对付日益强大的满清骑兵,明军只能依靠修筑边墙和火器,被动防御,步步挨打,最终在内外交困中丢了江山。

最后,用风哥最钦佩的名将、汉伏波将军马援的话结束本文:行天莫如龙,行地莫如马。马者,甲兵之本,国之大用。

4. 李世民为什么敢逼李渊下台?

正所谓“百因必有果”,李世民发动兵变之前,他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,就联合诬陷他八百回了。

所以,玄武门这场战斗,不仅是政权争夺战,也是一场自我保卫战。

至于说李世民逼迫李渊下台,只不过是大势所趋罢了。

李渊一生中共有22个儿子,他和窦皇后就生了四个嫡子,分别是大儿子李建成、老二李世民、老三李玄霸和老四李元吉。

除了老三李玄霸早逝外,李渊对这三个嫡子爱护有加,尤其是李世民,年纪轻轻就英姿不凡。

早在李渊还是隋朝官员的时候,就有一个看面相的书生路过李家,他对李渊说道:“您是贵人,而且您有贵子。”

当书生见到4岁的李世民时,他紧接着又说:“龙凤之姿,天日之表,等到二十岁时,必能济世安民。”

如此美言,李渊听起来甚是悦耳。他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原则,将“济世安民”之义为儿子取名为“世民”。

李世民也确实聪明,他自幼饱读诗书,还擅长骑射,文武双全。

李渊也挺努力,公元617年,在李世民的鼓动下,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。父子同心,攻入了长安,终结了隋朝。

第二年,李渊废黜杨侑,称帝,改国号为唐,封李世民为秦王。

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李世民年轻有为,相比之下,他的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则显得逊色不少。

李建成自带嫡长子的优越光环,所以李渊建立唐朝称帝后,他顺理成章地就成了太子。如果不出意外,未来的皇帝继承人只能是李建成。

话说回来,李建成自身也非常优秀。早在晋阳起兵之前,他率军攻略西河,攻取霍邑,占据潼关,攻克长安,立下了大功。

被册封为太子后,李建成又协助处理政事,多次防御突厥的入侵,斩杀刘黑闼,平定山东地区。

唐朝统一之后,浴血奋战7年、立下赫赫战功的李世民不甘心屈尊人后,处处坦露出想当太子的心思,这自然就对李建成造成了威胁。

李元吉也主动来抱李建成的大腿,对李世民展开了各种人身攻击,李建成听了,越发担心李世民会对自己造成威胁,于是就和李元吉越走越近,甚至还联合起来陷害李世民。

俗话说得好:龙生九子,九子不同。同样是李渊的嫡子,李元吉则是典型的纨绔子弟。

李元吉刚一出生,就因为长相奇丑,遭到了生母窦皇后的厌弃。当时李渊不在家,窦皇后还命侍女将其抛弃。

李元吉一出生就秒变“弃婴”,也是够倒霉了。不过他也没倒霉到家,那位善良的侍女舍不得丢弃他,就将李元吉偷偷带回家抚养。

等李渊完职回家,侍女便将这件事如实禀告,李元吉才得以重新回到李家生活。

不过这个侍女并没有因此事换来李元吉的知恩图报,相反却被成年后的李元吉迫害致死。

成年后的李元吉性情骄侈,爱好打猎。为了满足涉猎心理,他不仅践踏农田,射杀家禽,还纵容手下抢掠百姓财物,使得百姓怨声载道。

李渊对李元吉的劣迹也有所耳闻,但只要他玩得不过火,李渊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。但没想到,李元吉折腾出了大事。

公元619年,刘武周向南进攻汾州、晋州。李渊便令李元吉镇守并州。李元吉在敌军来袭时,他居然带着妻妾独自逃回长安,导致并州失陷。

李渊气得公开放话要杀掉李元吉,好在礼部尚书李纲及时劝导,李元吉这条命才再次得以保留。

后来,李元吉为了站稳脚跟,他就拉拢大哥李建成,二人联合起来算计李世民。

公元623年,李建成和李元吉一起招募勇猛死士,他们收容逃亡罪犯,甚至还勾结后宫妃嫔,又重金贿赂中书令封伦作为帮凶,无中生有地给李世民制造各种罪名。

在长期的挑拨离间之下,李渊所见所听的都是李世民的负面消息,他逐渐对李世民失望,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李渊心中的地位直线上升。

野心勃发的李元吉,甚至还对李世民动了杀心。

一次,李世民陪同父皇李渊到齐王府,李元吉提前安排自己的护军宇文宝潜伏在卧室,准备暗杀李世民。

李建成比较谨慎,他担心偷鸡不成蚀把米,便阻止了这次暗杀行动。

李元吉不死心,一直寻找着机会,想除掉李世民。

公元626年,李世民和李元吉陪同李渊去太和宫避暑。

出发之前,李元吉再次向李建成汇报自己的计划:“等我到了太和宫,就派精悍的将士抓住他。把他关进地窖,只开一个洞口递送食物。”

本次出行避暑,碰巧又遇到突厥军队围攻乌城。原本带兵出征的是李世民,李建成却奏请李渊让四弟李元吉出征,并且要求把李世民手下的悍将全部带上战场。

其实,李建成就是想借出征之名,将李世民及同党一网打尽。

同时,李建成还将李世民的精锐部队全部都抢夺而去,充实李元吉的军队,李世民也失去了立功的机会。

在李建成、李元吉二人的陷害下,李世民失去了李渊的信任不说,秦王府的兵马也被李元吉趁机抢了去。

一直到听到了二人密谋要杀害他的消息,李世民这才下定了决心,准备开始他的绝地反击。

李世民的反击,分三步走,可谓步步精妙。

第一步:李世民借父亲质问其“太白经天”一事的时候,向李渊弹劾李建成、李元吉与继母尹德妃、张婕妤通奸偷情,淫乱后宫等罪行。

“太白经天”是何事呢?

原来,就在玄武门之变的前一天,太子李建成让太史令奕傅向李渊奏请“太白经天,秦王当有天下”,用意就是说秦王李世民要造反,为自己将来诛杀李世民做铺垫、找说辞。

没想到,李建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不仅诬赖不成,反而被李世民反咬。

李渊听到李世民供出了李建成的罪行后,脸都气绿了。他传命两个儿子第二天朝堂对质。

李渊经彻查,李建成、李元吉勾搭成奸的种种罪行被坐实。

第二步:李世民连夜策划,计划在上朝的必经之路玄武门处,展开攻势。

公元626年7月2日,李世民在长安城的宫城玄武门发动兵变,史称“玄武门之变”。

兵变当天,玄武门外厮杀一片,血流成河,李世民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,随后又派兵把侄子们全灭。

此时的皇宫里也是波流暗涌,满身鲜血的尉迟恭向李渊汇报了当下的情况。

这便是李世民的第三步:派出尉迟恭逼宫。

60岁的李渊听闻太子被杀,顿时龙颜大变。他十分清楚李世民派尉迟恭前来的用意,李世民杀太子兄弟,这是明摆着要逼老子让位啊!

李渊心里跟明镜似的,但作为帝王,他不能主动认怂啊。于是他故作镇定地问群臣的意见。

众位大臣们也不是吃闲饭的,李世民都杀倒一大片了,还是识相点,赶紧退位让贤吧!

面对国务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,再看看眼前杀气腾腾的尉迟恭,李渊无奈地写下了一份手敕。

手敕中明确提出,所有军队全部接受秦王李世民的指挥。

当然,这份手敕是尉迟恭要求他写的。

手敕的用意,自然是为了表明李渊主动禅位让贤给儿子李世民,而不是别人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退位的。

有了这份手敕,李渊就没法翻案了。

李世民之所以派尉迟恭去给李渊汇报消息,就是不想背负弑父弑君的骂名。

在政治面前,就连血浓于水的亲情都显得尤为苍白。

接下来,李世民出现在李渊面前,此时他已经掌握了长安城内外的绝对军权和政权。

这个时候,李世民就开始向父亲示弱了。

他扑到李渊怀里“吮乳而哭”,将自己的被逼无奈和良苦用心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李渊也表现出了理解和体谅儿子的好父亲形象,父子二人上演了一场抱头痛哭的戏码。

面对无可挽回的局势,李渊也只能顺势而为,跟李世民说几次都有想“投抒”的感觉,算是认命了。

随后,李渊又下诏斥责李建成和李元吉罪行累累,死有余辜,另外又下了一道立秦王为皇太子的诏书。

李渊交出了军政大权,并下诏:“自今以后军国事务,无论大小悉数委任太子处决,然后奏闻皇帝。”

一系列流程走完后,李老头知道自己就该收拾收拾,腾出地方准备退休了。

诏书令下,李世民掌握了所有军政大权,成为大唐的实际掌权人。

李世民敢于逼李渊下台,是经过了周密的布署,再加上他是大唐帝国军功卓越的皇子,是唐王朝第三号人物,威望很高。李世民登上帝位,他身边的追随者只会更加死心塌地得听从于他。

所以说,李世民之所以能将父亲赶下台,并非历史的偶然,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,李渊下台是必然。

5. 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?

答:在正式开答之前,先吐糟几句。

也不知是谁起的头,在网络上每谈汪精卫,都配一张二战后日本名演员三船敏郎的照片。

长此以往,以讹传讹,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,都以为汪精卫就长三船敏郎这样。

这不?这位提问问题的网友,就配了三船敏郎的相片了。

其实,只要多看一点日本名导黑泽明的电影,如《泥醉天使》、《罗生门》、《七武士》等等,就会发现里面的主角都是三船敏郎,那么,这个错误就一目了然了。

是的,汪精卫相貌俊秀,与之同时代的许多人见了他,都说他“双目有侠气”,“最耐看”,但他的相貌和三船敏郎差别巨大,不长那样。

汪精卫空长一副好皮囊,而且不吸、不喝、不嫖、不赌,但头脑坏了,亲日卖国,成了个万复不劫的大汉奸、卖国贼!

这其中,主要是他的妻子陈璧君在背后推波助澜,起了极坏的作用。

说一下,这个陈璧君长相欠奉,胖、矮、黑、丑,但对汪精卫是真爱。

不说婚前对汪精卫的誓死相从,就说解放后,和她交情颇深的宋庆龄和何香凝到狱中看望她,跟她说,如果她肯承认汪精卫有罪,写一篇悔过书就可以释放出狱,但她断然拒绝,说宁可牢底坐穿,也不承认汪精卫有罪,真是冥顽不灵。

汪精卫与陈璧君共育有6个子女,下面由长到幼逐个介绍。

老大汪文婴,男,出生于1913年,出生地是法国蒙太尼城。因为革命工作需要,出生后,陈璧君将他交给汪精卫的同学方君瑛照顾。起名文婴,是用了“瑛”的同音字。王文婴在海外留学归来,于1941年出任汪精卫政权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军需处处长,算是汪精卫的帮凶,1949年逃亡香港,晚年定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,现在已经106岁,高寿,而且身体健康。

老二汪文惺,女,出生于1914年,早产,分娩时才2.6斤,差点夭折,出生地也是法国蒙太尼城。汪精卫夫妇回国前,把老大汪文婴交方君瑛抚养,而把她交给了另一个同学曾醒抚养。文惺这个名字是用了曾醒的“醒”字音。汪文惺的政治思想觉悟很高,“九一八事变”发生后,她曾组织同学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,请求政府尽力抗日,并且要求严惩处亲日派卖国贼。汪伪政府成立期间,她看不惯父母的作派,对父母作过很多规劝。解放后,与丈夫携三个女儿移居香港,晚年定居美国新泽西州,今年也已经105岁了,同样高寿。

老三汪文彬,女,出生于1920年,她的政治思想觉悟比姐姐汪文惺还高,与父母断绝关系。抗战胜利后,去了印度尼西亚,被任命为政府医药部门高级主管。但后来她似乎看破了红尘,去修道院做了修女。

老四汪文恂,女,出生于1922年,早年为父亲汪精卫整理文稿,担任父亲的秘书,后来任香港大学教育系教授,病故于2002年,享年80岁。

老五夭折,不提。

老六汪文悌,男,出生于1928年。1944年汪精卫死时,他才16岁,刚刚从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。抗战胜利后,他被以汉奸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、缓刑5年。刑满释放后,他移居香港,从事桥梁建筑工作,成为香港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。2005年,即抗战胜利60周年这年,他应邀回内地开展合作项目,曾抽空回南京观看了父母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跪像。时年77岁的他喃喃自语说:“做了错事就应受到惩罚!”这说明,汪文悌是深明大义的人。今年他已经91岁,应该也是个百岁以上的寿星。

6. 体制内年过三十五还没走上领导职位的人?

现在体制内提拔越来越年轻化,35岁以上机会就很少了。但我见过几个40岁才被提拔的“反例”,写下来供大家参考借鉴。

一是王哥,39岁才从普通员工升中层干部。

王哥之前在业务部门工作,口碑很好。说实话,他的业务营销能力不强,但胜在懂产品,能把产品的优缺点,能帮助客户解决什么问题,分析的头头是道。

就因为这个能力,被总公司调去产品部门,做管理型的工作了。

总公司僧多粥少,位置不多。王哥上头还有一个只比他大3,4岁的领导,论资排辈,干了一年又一年,始终没有机会走上管理岗位。

但是王哥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,仍然坚持学习,在产品方面,他是部门里最懂的,什么事情到他手上都能分析清楚。

这样到了他39岁的时候,终于有了一个机会,另一个部门的领导调走了。他经过竞聘,争取到了这个机会。

王哥的事例,诠释了什么叫做“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”。

二是李姐,40岁才做上管理岗位。

李姐是公司的老员工了,之前在B市子公司工作,工作能力很强。被A市的总公司调去做管理类的职能。

30多岁结婚生了孩子,自己申请从总公司回了B市的子公司。做普通员工。

但很明显她是有上进心的。很擅长和领导打交道,部门里头的工作,核心工作争取到了大部分,所以几年以来出了不少活。

当部门主任调动去更高的职务时,留下的空缺,大家自然都想到她。

从部门内外来看,她是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都符合的人。当仁不让,顺理成章的走上了管理岗位。

这两个例子都告诉我们,不管能不能看到升职机会,都要以此为标准要求自己!当你能力足够强,发出“我就是最适合的人”的气息,机会自然会来找你!

7. 谁来领导太平天国对抗清廷14年?

臣妾不敢问,那些造谣生事者,以讹传讹者,摇唇鼓舌者,尤其是明目张胆地污蔑太平天国者,是不是可以借鉴民国做法,判处刑罚?

再来纠正下这个提问者的错误。

提问者说“豢养”三千佳丽,这个“豢养”就有问题。

一是带有明显的歧视,有贬低她人的企图,立场不端正。人能用“豢养”说法吗?肯定不能啊!

二是洪秀全从来就没有后宫,当然也根本不会存在3000佳丽了。这些话题不过都是无良之人茶余饭后,聊做消遣的谈资罢了。

实际上,洪秀全满打满算,有87个老婆,称为王娘。另有一个虚设的王娘,“天娘”,加在一起,共有88个王娘,这个数字已经得到了学界认可。它的来源是被清军俘虏的幼天王“洪天贵福”的口供。

大家想想,儿子对“老父王”的老婆有多少能不清楚吗?

有人说,这是孤证。那么,除了洪天贵福的口供,解开所谓后宫佳丽三千的谎言,我们还有没有更可靠的证据?

有!

这个证据就是来自于著名太平天国历史学家、学者王庆成教授的研究,他拿到了第一手资料。

这是怎么回事呢?

原来,上个世纪八十年代。他听朋友说起,英国伦敦博物馆里有很多当年英国军队从中国抢回去的大量“赃物”,去看看,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。

王庆成动心了!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定主意前往英国。适逢英、美等国学界仰慕王老在太平天国领域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,纷纷邀请他做访问学者,漂洋过海,搞学术研讨,机遇难求,这更坚定了他亲自前往英国取回“真经”的信心。他后来回忆说,“英国和太平天国有很密切的因缘,到那里探访太平天国史料成为我的目的。”

果然,那次和他心有灵犀的“英国之旅”不负所望。在大不列颠博物馆里,他有了意外的收获。那就是他发现一批太平天国时期的重要文物——这是一批没人知道的太平天国历史典籍,《天父天兄圣旨》,并通过各种渠道,最终成功把这批资料带回国内。

下了这么大的功夫,为什么?

起初,因为始料未及,他欣喜不已!又因为直觉告诉他,此行的使命在召唤他,他不辱使命,不但达成心愿。他还发现,这简直是可遇不可求的文物“宝贝疙瘩”啊!

要知道,历史上,湘军进到天京城,曾国藩下过“死命令”给曾国荃的就是,“全部烧掉,片纸不留”,究其原因,曾国藩要让天国的思想“灰飞烟灭”,从此绝迹,看谁还再反清!后来,国父孙中山先生还痛心不已于天京城里各类典籍,“俱付焚如”的重大损失。

这次,不但有了发现,还是大发现,迫不及待的王庆成怎么不激动呢!

他粗略地做了一个浏览,一个长期困扰他的疑惑,让他在这批书籍里,豁然开朗!

他发现了什么?

原来,在《天父圣旨》里,他看到了天父杨秀清留下的珍贵的文书,里面详细记录了两个重要信息。

一是东王有着和天王府一样的管理制度和护卫制度。

这个管理制度,我们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东王府和天王府的“公务人员”都是女性。

这个发现证明,太平天国男女平等,尊重女性,女性可以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绝不是一句空话。事实上,从天父圣旨里,就完全反映出,天王府和东王府都是由大量“女官”任职的。同时,两个王府都有大量的护卫女兵。这就是网络上,谣传洪秀全后宫佳丽三千的真相和来源。

其实,两个王府的“女官”负责传达东王和天王的谕旨和命令。比如,大家熟知的太平天国第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,就是女官,最后被杨秀清看上了。但并非东王府的女官都是东王的“玩物”,有人借此造谣,那就是别有用心了。

所以,“洪秀全后宫三千佳丽”的谎言不攻自破。它的真相就是,2300多女兵负责守卫天王府。太平天国是反帝王的,没有皇帝,自然也不会有那些造谣者所说的“妃子们”。

事实上,现在网络上流传的“三千佳丽”之说还有一个来源。

那就是,好事者们用来调侃、揶揄洪秀全的私生活的。而其始作俑者,乃是清人所编写的《江南春梦庵笔记》。

这本书是一个段子手沈懋良臆造出来的“农门阵”,其实,就和我们四川李伯清的“散打评书”很像,是供娱乐消遣博人一笑的。故前辈著名学者、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泰斗、四大家之一的罗尔纲仔细研究、论证后认定,这是清朝“第一”伪书,没有任何史料价值!

所以,该书中所写,什么妃子多得要编号了,怕记不住?还起名“喜娘”等各种名号,都是想当然的调侃。毕竟,没有了话语权的太平天国,连书都一把火给烧了,找谁说理去呢?

王庆成还有一个重要发现。在这些东王杨秀清的文书里,还有和天王府的联络文件。而恰恰是这些文件的发现,说明题主所说,天王“11年不问朝政”,显然是言过其实、与事实不符了!

那么,你若是东王杨秀清,现在就站在朝堂之上,明明后面还坐着洪天王,他犀利如鹰眼一般地盯着你的一举一动,你还能说天王“不问朝政”吗?

而天王洪秀全诚然很少时间走出天王府,但其实并不是不过问朝政,而是靠着那些女官们传递文书,共商国事。这些文书的及时发现更证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,那就是为了对抗清廷几乎所有的“大政方针”都是太平天国的一号人物和二号人物共同研究后作出的。

而作为2号人物的杨秀清,其军事才能也并非浪得虚名,他的确“勇冠三军”,深得信赖。将太平军的内外治理得有条不紊,秩序井然,军纪严明,将帅同心,反清气势如虹,让清廷上下、朝野震动,大有改朝换代、彻底埋葬清王朝之气象!

这就是为什么清廷总是把“洪杨”二人合在一起讨论,原来是有原因的!他们根本就是一根藤上的两根苦瓜或者两个铜铃铛!

所谓,“风吹藤动铜铃动,风停藤定铜铃定”。他们就是决策层的两个紧密搭档。紧密到连两个王府的管理办公方式都一样了!须知,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是各有所长的。天王长于宏观政策决断管理,政务上是说一不二的。而东王杨秀清出色的军事才能,让太平天国打出了一个个的漂亮仗。

所以,洪杨本是天作之合的完美搭档,是如同秤和砣的关系。这才让他们无往不胜,一举奠定了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!

因为全胜,当然全盛!

而今天我们在南京天王府里有一个极其重要的“发现”,和这次王庆成的发现完全是相互印证的。

那就是保留至今,让很多人在天王府游览之余都被忽略了的一个“密室”。这个“密室”——召见室,看起来很普通,却是天王洪秀全召见东王和诸王共商反清大计的重要场所。

所以,洪秀全和杨秀清的“天作之合”,实际上是军事和国家事务的合理而正确的分工关系。一个是舵手,掌管着方向。一个是执行者,主抓执行力。杨秀清的杰出军事才能带领三军打了多少胜仗啊!

这就好比一个公司。当时的洪秀全是一个合格的大boss,而杨秀清则是一个很出色的执行CEO。

如果不是后来洪秀全亲自发起的内讧,葬送了大好局面,太平天国和清王朝,鹿死谁手,昭然若揭!须知,内讧前,外国势力也是不敢插手中国内部纷争局势的!

可惜,一手好牌让洪秀全打坏了!这杯苦酒只有他自己喝了!

综上,所谓洪秀全“11年不问朝政,豢养三千佳丽”的说法纯粹是空穴来风、是不负责任地抹黑污蔑之词。有人如果刻意用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误导公众,其目的是为了将洪秀全塑造为一个不问世事的“荒淫帝王”,以达到“哗众取宠,耸人听闻,博眼球”的目的罢了!

2018年,91岁高龄的王庆成去世,但却为我们揭开了“洪秀全后宫佳丽三千”谎言的真相。

向严谨治学、勤恳研究、笔耕不辍的王庆成教授致敬!

缅怀前辈学者,我辈更要加倍努力!

那么最后,如果你真的非要信什么三千佳丽谎言的话,我拦不住你!

免责声明:本文作者:“作者”,版权归作者所有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。信息贵在分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@88.com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。
(55)
扶摇 小说(有没有好看的男强女强的小说)
上一篇 2024年01月04日
暂无数据
下一篇 2024年01月04日

相关推荐

  • 宝宝半夜发烧了怎么办如何退烧(有哪些应急措施可以分享)

    第一个方法,多喝温开水。如果孩子不喝水可以加点果汁菜汁,多饮水多排尿,有助于降温和排出体内毒素,还要给宝宝穿宽松轻薄的衣服,增加皮肤散热机会,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发烧是受了凉,为了帮助宝宝发汗,就给宝宝穿上一层又一层的小衣服,小宝宝的脸被憋得通红...

    2023年11月30日
  • 尘锋(不灭尘魂起点)

    淘尽千江水,难洗心上尘;用罄万山竹,怎描眼中花。...

    2023年12月03日
  • 都市狂兵龙王(你看过的电视剧中)

    直接开门见山吧,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剧是《正阳门下》,最喜欢的角色当然是里面朱亚文饰演的男主角韩春明了,之所以喜欢《正阳门下》这部剧,是因为韩春明这个人物角色太吸引我了,《正阳门下》这部剧我看了很多遍,相信很多朋友都没看过,我真的建议你们去看看这...

    2023年12月07日
  • 重生八零首长的小甜妻(丁家树写的小说)

    丁嘉树的小说情节推进环环相扣,节奏张弛有度。语言活泼利落,人物对话简洁明快,细节描写含蓄节制又舒展自如。他的作品包括:《重生七零:小媳妇,超凶的!》《大佬失忆后只记得我》等,情节严谨且细致入微,对人性、人情、人心的描写细入肌理、雕刻入骨。作者...

    2023年12月16日
  • 圣墟txt全集下载(圣墟小说里有白虎的妹妹吗)

    “小说《圣墟》里,女主是姜洛神,这个是东哥描写最多的一个人,从54章出场开始就贯穿全文,与楚风就是一对天生的冤家,总是想报复楚风之前对她的调戏却每次都被楚风调戏。”从开始的对楚风不感冒到现在开始在乎楚风帮助楚风,她门之间的感情是慢慢升温的,和...

    2023年12月25日
返回顶部